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红色档案诵读展播】筚路蓝缕燃星火,披荆斩棘沥肝胆——记1934年安康起义

    来源:安康市档案馆 发布:2021-05-20( 浏览 2546 人次)

    微信图片_20210520170243.png

    筚路蓝缕燃星火,披荆斩棘沥肝胆——记1934年安康起义.mp3


    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一张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张泛黄的纸张,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了80多年前的一天。

    微信图片_20210520170618.jpg

    那是1934年2月22日的上午,安康军特支的党员和骨干分子们在西药王殿召开会议,部署利用反动军阀张飞生率部出巡的机会,于当晚9时组织武装起义。

    下午6时,因叛徒告密,安康军特支书记王辛德、宣传委员王泰城立即带领特务三连提前起义。在攻打手枪连部和安绥军司令部时,特务三连遭受敌增援部队阻击,终因寡不敌众,王辛德、王泰诚率特务三连和手枪连的起义人员从小北门撤出安康城,溯汉江西去。

    由于特务三连提前3个小时发动起义,军事委员袁作舟领导迫击炮营仓促起义,一面命令共产党员詹屏藩带12名起义士兵接应特务三连,一面率领其他起义士兵向城西撤退。詹屏藩等人在支援途中遭遇堵截,不幸全部被俘,先后英勇就义。

    微信图片_20210520170622.jpg

    安全撤出的起义队伍在西药王殿山下会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第一纵队。当晚,部队在袁作舟、王辛德、王泰诚的带领下,从西药王殿山下出发,经吉河口、火石岩、麻衣庙、大石沟等地,向西继续转移。为了避开民团、土匪、兵痞等围追堵截,部队在少见人迹、山势险峻的山林中艰难跋涉了五天六夜,翻越大山十五六座,行程六百华里。部队边行军边打仗,根本顾不上补给,许多战士的鞋子破了只好打着赤脚走路,一名山东籍的战士饿得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行至紫阳县毛坝镇冉家垭时被围,突围战斗从上午持续到黄昏,最后弹药耗尽突围失败。王泰诚牺牲,袁作舟下落不明,王辛德等50余名同志被俘,当晚关押在紫阳毛坝。

    微信图片_20210520170625.jpg

    王泰诚

    王辛德等人被押送到安康后,张飞生亲自酷刑审讯后分批枪杀了28名同志。王辛德烈士在去刑场的沿途,高喊“汉江苏维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并在刑场上向群众讲话。这次起义先后牺牲的烈士达40余人。

    微信图片_20210520170628.jpg

    王辛德

    安康起义虽然失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第一纵队的旗帜虽然倒下了,但烈士们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震慑了敌人,教育了群众,又激发了群众的革命斗志,为配合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