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在西安北院门成立,由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创办,实际上是中共陕西组织直接管理。史可轩(共产党员)为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部长、校长,许权中(共产党员)时任军校总队长,邓希贤(即邓小平)为政治处长,李林任(共产党员)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学校还设立了中共特别支部,高克林任书记。中山军事学校主设政治课和军事课。邓小平主讲政治课,内容有《中国革命史》《三民主义》《国民党史》《布尔什维克十二条》等。邓小平实践经验丰富,讲课生动活泼,他在讲课中经常穿插典故和笑话,风趣幽默,深受学生欢迎。军校因有邓小平、许权中等一大批共产党人的领导,校内的政治气氛浓烈、军事训练严格,在省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有“西北黄埔”之称。
1927年4月,邓小平离开西安中山军事学校,随冯玉祥部东征到潼关,与北伐军会师中原。邓小平进驻潼关后,巧遇武汉国民政府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赶至潼关,做拉冯反蒋工作。冯玉祥对武汉政府这一做法置若罔闻,但为了表示对武汉国民政府的尊重,于5月中旬在潼关召开军人大会,举行欢迎邓演达主任仪式。邓演达借此机会,发表演说,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事实,赢得了不少与会军人的共鸣。演讲结束,邓演达带头振臂高呼“打倒新军阀蒋介石”等口号。顿时,“打倒军阀蒋介石”的口号声回荡在潼关县城上空,惊天动地,许久不能平静。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出乎冯玉祥意料,认为喊这种口号不利于联合北伐,打倒奉系军阀张作霖,因而对此非常气愤,但碍于邓演达是武汉国民政府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冯玉祥的火爆脾气没有发作。
事有凑巧,“打倒新军阀蒋介石”的口号声平息后,忽从会场军队后排一角走出一位身穿灰布军装、个子不高、身体结实的青年——邓小平,他急步走到会场左前方,操着四川口音,举拳连喊三声“打倒蒋介石”,声似洪钟,铿锵有力,然而这非同凡响的三声呐喊,竟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冯玉祥顿时怒形于色,立即宣布散会,并下令军法处带走邓小平,并对在场的政治部副主任郭春涛严厉地说:“谁要打倒蒋介石,是他的自由,我不干涉,但在我的军队里,穿二尺半的,就不能喊打倒蒋某人。”说罢,气呼呼地走了。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春涛感到事态严重,立即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刘伯坚,想利用冯玉祥与刘伯坚的密切关系,请刘伯坚出面斡旋,平息事态。经刘伯坚从中说情言和,冯玉祥的气消了,第二天就释放了邓小平。
邓小平的革命胆略,极大鼓舞了一些党员和革命者的斗志,使他们对蒋介石分裂党、清党反共搞独裁专制的反革命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一些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第二集团军中部分官兵认识到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提高了他们的革命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