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挺颖,今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何家湾人,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在校秘密传阅《胡适文存》《人生》《改造》等进步书刊,与同学廖新等20人办起读书会、学生会,带头学写白话文,参加汉中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
1923年6月,何挺颖与廖新外出求学,到西安考试逾期,辗转上海到浦东中学补习数理和英语,1924年秋如愿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决心做一名数理博士,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1925年5月,参加五卅运动后,如梦初醒的何挺颖决定放弃数理博士梦想,立志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时年秋,转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某团指导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转移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指挥部武汉警卫团,任连指导员。
1927年9月,何挺颖参加秋收起义,任连党代表,9月底转移到永新县三湾村,支持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任中国工农革命军一团党代表。10月初他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到1928年3月底,解放茶陵、遂川、宁岗三县,井冈山根据地基本建立起来,其间,他与陈正人共同起草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
1928年3月初,部队前委改为师委,何挺颖任书记(师长毛泽东),率部队到酃县中村领导了8个村插牌分田运动。4月底,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与井冈山工农红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何挺颖任第十一师党代表兼三十一团党代表,参加了三占永新、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等战斗,到1928年7月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
1928年8月,按照湖南省委要求,朱德、陈毅带红军大队冒进湘南,在湘南作战失利,毛泽东带领三十一团三营南下迎接,由党代表何挺颖、团长朱云卿留守井冈山。8月底,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何挺颖主持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动员井冈山军民誓死保卫根据地,连夜组织井冈山军民在黄洋界设置关卡,修筑五道防线。8月30日凌晨,湘敌3个团从宁岗向黄洋界进攻,何挺颖、朱云卿率部凭险抵抗,终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敌人轮番进攻。毛泽东欣然命笔,赋《西江月·井冈山》,以旌其功。
1928年10月,红军大队回井冈山,恢复红色政权,何挺颖又投入到整顿党组织、部队政治教育和军队训练之中。10月中下旬,何挺颖当选湘赣边特委委员、红四军军委委员,后调任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党委书记。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向井冈山发起第三次围剿,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军委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主力部队转移,实施“围魏救赵”战术。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3600多人出击赣南,24日在江西大余战斗中何挺颖身负重伤,25日晚,到达南雄县乌迳宿营,突遇敌情连夜转移,途中何挺颖不幸牺牲,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