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夫,生于1935年,湖南省湘乡县人,1951年7月参军,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母校及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1962年12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计算机所,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次年主持攻关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他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罗健夫平日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表现自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的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在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呈报科研成果时他主动要求不署自己名字,3000元奖金也一分不取,全部上交组织。在攻关日子里,罗健夫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用来刻苦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
1982年,一次调试设备时罗健夫突然病倒,经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1983年,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陕西省档案馆存放着一些关于罗健夫的珍贵档案,包括“西北大学1960年暑期毕业报到证存根”“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调干介绍信存根”“关于授予罗健夫全国劳动模范的决定”等,其中有一则罗健夫先进事迹介绍,令人感动、崇敬。
罗健夫热爱学习,在部队时他勤奋刻苦最终考上大学。大学时他学的是原子核物理,但是毕业后从事的是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为此他一直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半导体设备及计算机制版方面的专家。1969年底,罗健夫所在的骊山微电子公司从北京迁往临潼,罗健夫负责自动制版设备——图形发生器的研制任务。研制这种设备,不仅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集成电路工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精通电子计算机,这对罗健夫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为了填补国家这方面的空白,他四千个日夜学习钻研,不仅自己看书学还向身边老同志学,以这种精神快速地掌握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了了解国外的新鲜知识他还挤出时间自学了英语。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同志们都说:“老罗工作起来不要命”。1968年,罗健夫和另外一名同志在北京电机厂开展一项国家急需的项目,在最后调试的两个月里,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在研制图形发生器时罗健夫经常五天甚至一个星期连轴转,饿了就吃口馍喝点水,困极了就铺块塑料板躺一会儿,再继续干;1976年,西安发生地震,罗健夫始终没有离开工作岗位,甚至在中秋节也没有和家人团聚,吃着馍夹咸菜就过了。
长期的加班工作让罗健夫身体出了状况,1981年,他已感觉到胸部隐隐作痛,但是为了尽快研制图形发生器,他没时间去看病,没有告诉领导和同事,甚至没有告诉他的爱人,就去北京出差了。到了北京就立刻投入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挤公交,晚上一边学习一边熬中药,在大家的劝说下,他还是坚持工作了87天才回临潼看病,却没想到已是癌症晚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没有停止工作,他说:“我的生命不属于个人,是属于党,属于人民的。”
罗健夫还是个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好党员。对待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有时候进设备,需要装卸、粉刷、除尘,他也干,对需要帮助的同志更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在单位上调工资时,他主动要求让给其他同志,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国家还处于困难时期,我应该为国家分忧,调资就让给其他有贡献、经济困难的同志吧。”1987年,单位分房,罗健夫完全可以挑一套两居室,而他却挑了最高层(四层)角落的一间半的房子,别人问他为什么,他风趣地说:“我挑的是最好的房子,最高层安静没干扰,欲穷千里目,更上四层楼,我在四楼上能看到秦川渭水,怎么不好呢?”
罗健夫是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人。70年代还戴着自己参军时的棉帽子,穿着打补丁的工作服,就算在患病住院期间,为了让病房整洁干净,他还自己花钱买了白布让爱人铺在坐垫和靠垫上,而且绝不要同事来照顾,也不希望同事多来看他。只要同事来看他,他就聊工作,希望自己能在临终之前将想到的知识点传给同志们,为此他在最后疼痛难忍时也拒绝打镇痛剂,他说:“那个东西刺激神经,对大脑不利,现在我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多想想Ⅱ型图形发生器调制中的一些问题,我不能工作了,还能给同志们当参谋。”
1982年6月16日,罗健夫同志病逝了。按照他生前的遗愿,遗体做了病理解剖,医生们发现,他周身布满癌瘤,胸腔里的肿瘤比心脏还大,胸骨已酥脆一碰就碎了。经化验:“低分化恶性淋巴瘤”,是癌症中最凶的一种,潜伏期已在两年以上。他的爱人在接受罗健夫被评为“全国劳模”荣誉时,说了朴实的一句:“要像老罗一样,好好工作。”
罗健夫在1951年参军时抱定了“牺牲个人的一切”的决心,1959年入党时写下了“忘我无私地工作”的誓言,一生矢志不移、本色不变。今天,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缅怀劳动楷模,弘扬劳模精神,希望人人能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书写爱国奋斗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