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提升党员教育成效,8月9日,省档案馆人事处、编研处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忆先烈、砺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大家先后前往雁门支队英烈纪念碑广场、中共红宜县委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宜君是一片红色热土,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1936年7月14日晚,宜君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红宜县委员会在石堡村成立,从此,星星之火燃亮了这个小山村,也掀开了宜君革命史上新的一页。在石堡村老支书杨铁虎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参观了红宜县委史料馆,了解了宜君县的党组织建设发展历程。参观结束后,大家坐在小马扎上听老支书讲述红宜县委党组织在恶劣困难的环境下秘密发展党员与壮大地下基层组织的艰辛岁月,以及革命先辈的英勇斗争事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雁门支队是神兵,来无影子去无踪。黄龙遍地扎营盘,对付土匪胡宗南……”这是当年在雁门山区一带流传的顺口溜。解放战争时期,宜君县是中共陕甘边区与国民党斗争的前沿阵地,环境十分险恶。1946年9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指示,中共雁门工委组建了雁门支队,开展了一系列武装斗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为解放西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缅怀英魂,中共宜君县委、宜君县人民政府于2008年9月在宜君县雷塬乡雷塬村修建了雁门支队英烈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大家聆听雁门支队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集体默哀致敬,缓步绕行瞻仰英烈纪念碑。随后,大家紧握右拳,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感悟与认知。
先烈精神,永励后人。宜君县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革命英烈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让全体党员受到了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秉承先驱遗志,赓续红色血脉,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