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在建国73周年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深化纪律教育、寻找党性差距、汲取信仰力量、锤炼党性修养,省档案馆办公室党支部以“喜迎二十大 不忘来时路”为主题,赴长安区皇甫村柳青故居和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柳青故居,《创业史》“才娃”的人物原型皇甫村村民刘田民向大家深情讲述了柳青1952年来到皇甫村,14年间扎根人民、吃苦耐劳、服务群众、潜心创作的感人事迹。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他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让它给社员办件有益的事吧。”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又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柳青之精神、人格之魅力、笔下之风貌通过故居和纪念馆的一幅幅照片、一行行文字、一个个故事,穿透历史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党课。参观过程中,大家深刻体悟到了柳青“深入到农村群众中,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立场、“贡献个人力量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的奉献精神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时代”的创业精神。回望来时路,皇甫村从建国初期至今发生的沧桑巨变,正是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书写“创业史”的生动现实写照。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部分党员代表分享了参观感悟,交流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的学习心得。大家表示,将以榜样为力量,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办公室“三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用心用力、用情用智书写好“赶考”路上的兰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