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陕西宝藏】跟着总书记看看陕西的红色宝藏

    作者:贺瑾 发布:2022-11-07( 浏览 8398 人次)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已经是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延安了。

    2015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曾说: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总书记此行参观时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延安地区生活劳动了7年,我的父辈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对这里十分熟悉。当年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每次路过延安,我都要来七大会址、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看一看。”陕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本期我们就跟随总书记的脚步一睹延安的红色资源,感受陕西的红色宝藏。

    宝塔山

    1.jpg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宝塔,始建于唐朝,现存宝塔为宋代重修,塔高44米。“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首《回延安》,凝聚着人们对延安的无比向往和对宝塔山的深深仰慕。

    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从此,宝塔山也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航标灯。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贰元券的图就是宝塔山;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其核心图案也是宝塔山和红五星。陈毅元帅曾有诗云:“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段,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延安革命纪念馆

    2.jpg

    3.png

    凤凰山旧址的延安博物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原馆址在延安城南关交际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



    4.png

    延安城南关交际处旧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件、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包括“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内容,全面系统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延安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凤凰山革命旧址

    5.jpg

    凤凰山麓是中共中央机关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中共中央机关在此驻扎期间,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明确提出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推动了全国抗战的历史进程。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以及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等许多重要会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为全国抗日战争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凤凰山旧址内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旧居,有他们使用过的防空洞。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

    6.png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杨家岭是毛泽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著名的“窑洞对”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窑洞对”的要义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杨家岭革命旧址

    7.png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由凤凰山麓迁往杨家陵,改陵为岭,当时那里只有4孔窑洞和10多孔土窑。1939年后,中共中央机关先后打土窑百余孔,建房百余间,并就地取石,修建了14孔石窑、一座办公楼和中央大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陈云等都在这里居住过。1943年10月,毛泽东及中央书记处由这里迁往枣园,中央其他部门仍驻这里,直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

    党中央在杨家岭期间,正值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三面夹击下,敌后抗日根据地遇到极大困难。为了度过难关,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七大会址

    8.jpg

    中共七大会址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礼堂,仅从外形看,具有明显的苏联式建筑特点,内部却是陕北窑洞的石拱结构。这座建成于1942年的大礼堂是为召开中共七大而特别修建的,也是当年延安唯一的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的,所以,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1945年,从4月23日到6月11日,“七大”一共开了50天,与会代表755名。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七大召开时已经拥有了121万名党员。会议期间,毛泽东代表中央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同时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9.jpg

    习近平表示,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党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实现了党的空前统一和团结。在思想上,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在组织上,党形成了一支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久经考验的政治家集团。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

    枣园革命旧址

    10.jpg

    枣园革命旧址在中共中央进驻延安时,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延园”。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于此。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期间,继续领导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由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论联合政府》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著作,其中有28篇收入《毛泽东选集》。1947年2月,国民党侵占延安后,一些建筑遭到破坏,解放后按其原貌进行了修复。现在的枣园革命旧址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等可供参观学习。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1.jpg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位于延安市区北二道街。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创办于1936年6月1日的陕北瓦窑堡,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学员主要来源于从部队抽调的干部,并招收一些知识青年,学习政治、军事、历史、民运、统战等课程,从这里走出的学员,大多都奔赴了抗日前线,也成就了一批国家级的将领。毛泽东为该校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习近平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南泥湾革命旧址

    12.png

    南泥湾革命旧址在延安东南34公里处。1941年3月为粉碎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响应中共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由绥德警备区开赴这里屯垦,开荒种地30多万亩,打窑洞1000多孔,建房子600余间,使这里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向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的侵袭和10多万非生产人员的增加,使边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毛泽东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了。

    13.jpg

    1941年春,中央军委命令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地区实行屯垦,一方面开展大生产,一方面防守延安的南大门。三五九旅的指战员高唱“一把老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歌曲,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打响了向荒山要粮的战斗。经过3年的耕耘,开荒10万亩,生产完全达到了自给。当年在南泥湾一带垦荒种田、开办农场的还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管理局、后勤经理部、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边区文协、中央党校、延安大学等单位。

    除上述列举之外,延安还有王家坪革命旧址、洛川会议纪念馆、瓦窑堡会议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等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据统计,延安各类革命遗址点共有2000余处,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445处,仅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点,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而陕西这片发生过许多镌刻史册伟大革命事件的红色沃土,更是留下了众多红色遗迹,它们串联起来,就能清晰地呈现出革命先辈在三秦大地上留下的座座精神标识。

    15.png

    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陕西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保护好红色根脉、挖掘好红色宝藏,传承好红色精神,是我们作为陕西人、作为守护历史的兰台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