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矿山,行在“档”下
文/刘小飞
念奴娇.向档(党)
兰台花香,叩扉过,数字矿山呈现。
栈桥龙绕,纳巨仓,乌金粉尘不见。
巨轮破空,刮机排续,续出亿斤炭。
蒙括当年守土,植榆成林了,古塞耸至。
千里瀚海,万里城,偏叫胡儿难下。
乃看今朝,毛乌素内外,碧波荡漾。
追光奋进,一心向档如故。
从长安一路向北,至毛乌素沙漠边缘,在万里长城的中端,一座千年古城巍然而立,城谓之榆林,蒙括沿塞植榆而得此名,历为华夏御胡屏障,护佑子民千年。今日,古之沙高天寒不在,沙漠变绿洲,边塞成腹地,石下乌金出。镇北台下,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形成,这座边塞古城转而以能源继续保障华之子民的美好生活。
煤炭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开拓者们就在这里,用他们的双手,以高效、低碳、绿色、智慧为目标,建设了煤炭行业最好的数字矿山-曹家滩煤矿。曹家滩煤矿以数字赋能,积极发展绿色能源,推进能源革命,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铸就了煤业发展辉煌。至此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们来到陕煤,走入曹家滩煤矿档案室,品一下档案下的数字矿山,看一看数字矿山中的档案。
矿山智领未来
从包茂高速大保当段出口南行约10公里,就进入到了曹家滩这座技术最先进、安全设施最完善、产能工效最领先、环境最友好、管理最集约的国家级现代化示范矿井范围。
在入场公路上,能看到壮观的运煤车队,如一条巨蟒在沙丘间迤逦前行,又井然有序。偶有私家车超越煤尘前进,智慧化的AI识别引导其走上另一条道路,又有水雾定时袭来,映出一道道彩虹,降下了尘埃,车辆经过不起尘,在沙漠,在矿区,都不多见。
及至矿区门口,智能门禁判断出客人来临,温暖的问候后矿区就呈现在了眼前。假山怪石,莹然而立,小桥流水,盘绕而过,绿草盎然,鲜花夺目,偶有孩童在木马上快乐的玩耍,处处昭示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矿区。
这是一个智慧化的园区,是一个数字化的园区,阿里云计算公司的先进技术充分体现在了每一个环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现代IT技术将园区整合成了一个整体。在园区里,带着手机即可畅行无阻,不带手机,凭借来者姣好的面容,仍然通行无碍。无处不在的智能态势感知系统,会自动判别来客,赋予其停车、住宿、申请会议、购物、饮食、考勤、井口检查等不同权限。进入超市选择好物品即可离开,进入餐厅,吃饭的同时已经完成结算。各个节点,看不到太多的人,数字信息奔跑在链路和云端,自动帮员工打理好了生活的一切,场景智能、运营可视、管理精细。餐厅设备甚至能够做到根据员工消费记录每个员工的饮食习惯,结合员工年龄籍贯等,定期给出大数据分析,调整餐饮方向,更好的保障员工健康。超市根据大数据信息及时调整库存,确保物资供应无虞。会议、考勤系统根据大数据分析给出工作参考。
进入办公大楼,总调度室是矿井的机要重地,是核心所在,矿井的生产通过数据洪流,统统汇聚到了这里。55个子系统,123个子单元,完全覆盖了所有基础设施和管控平台,包括智能快掘、智能采煤、智能煤流运输、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运输、智能物流、智能运销、协同管理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综采工作面实现智能化集中管控,与中铁建、西安重装等单位联合开发制造的智能快掘成套装备,集“掘-铺-支-运”一体化的国内首套准智能快掘装备,掘锚同步、三机匹配、少人化作业,曾创下了单进2020m的辉煌记录。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大采高回采工艺、矿井采空区水井下净化循环技术工艺依托设备在系统的操控下自主运行,在井下看不到煤尘,设备运作条理分明。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实时同步,井下网络约车随约随到,变电所、泵房、压风机房等重点区域无人值守,井口智能综合安检实时进行。各个监测类子系统随时感知,“智能监测、故障诊断、三维建模”的智能开采技术已经形成,“建、监、测、运”四维一体化的智慧矿山在高效运作。采煤机械化水平100%;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100%;资源回收率75.1%;工作面平均单产125万吨/月,曹家滩人站在数字的翅膀上同风而起。
环境绿水青山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担当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针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煤炭行业正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曹家滩煤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部管理提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环保、稳定为底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曹家滩矿业公司着力解决当地水资源约束趋紧、国土空间质量偏低、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加强矿地融合,加大开发式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煤矸石利用率、矿井水利用率、矿井水达标排放率、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率、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率、煤矿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均达到100%。国家级绿色矿山已初具雏形,世界一流绿色高效智慧能源企业已经形成。
环境保护投资15616万元,矿井根据节能方案进行建设,采用节能设备降低电耗;积极优化采煤方法,采用综放工艺,节约的巷道工程、降低了能耗;改革运输体系,采用井下约车系统,节约油耗等,使矿井能耗达到了先进水平。矿井建成了工业广场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水处理站、锅炉房、危废库等工程,达到了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使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矿井落地扎根。
选煤厂采用集中控制起、停车,减少设备空运转时间,从整体上节约能源。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煤炭储存、输送采用密闭形式,并采用干雾抑尘设备控制、降低煤尘,对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环保措施。
环境按照“美化、绿化、亮化”思路,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让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花园式”美丽矿山已经打造形成。
档案与时俱进
曹家滩矿的从开始即以习总书记的“三个走向”为指引,在省档案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工作。以服务为目的,以信息管理为手段,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的档案管理理念始终坚持。档案管理相继完成了传统载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规范管理,面对矿山引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迈向“数智化”的新跃迁。曹家滩的档案工作积极变革,勇于探索,档案管理对象从模拟形态的载体管理积极向数字形态的文件内容管理过渡,档案业务活动重心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在行业内率先完成档案管理的转型。
依托省档案局的科技项目,曹家滩煤矿在数字矿山和档案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在应用层面进行展开,基于企业数字工业背景下首先开展了探索。在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智慧矿山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该公司业务系统归档大数据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大数据技术对业务大数据归档规则及档案利用价值的影响,初步建立公司业务系统大数据归档利用体系,为提升公司档案智慧化管理能力及档案数据价值探索出新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数据到档案转换,完善了数据治理,为整个煤炭行业档案管理转型开拓了路径。
通过对煤矿信息系统的研究,通过构建大数据归档利用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形成综合数据资源库,实现数据鉴定、管理、组织和利用,达到了企业全面感知、智能联动、精益管控、绿色低耗和安全高效。从需求驱动、资源驱动和技术驱动视角入手,系统分析企业档案赋能业务管理与创新中知识挖掘技术的应用价值,探索出了数智赋能思维下基于知识挖掘的企业档案资源价值释放的途径。
大道至简,曹家滩人用勤奋干出了智慧矿山。能行天下,煤矿人用双手点亮了万家灯火。不断前行,档案人用记录铸就了辉煌。
(作者单位: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