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青年造林”的由来

    作者:贺瑾 发布:2024-03-14( 浏览 9747 人次)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上只有单调的黄色。森林资源的匮乏,使得有计划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全国人民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jpeg

    1

    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在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随后,中共中央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规定: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在自然条件许可和人力可能经营的范围内绿化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有计划地种起树来。由团中央制定的《中国青年为实现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纲领(草案)》还提出, 每年4月1日和11月1日为全国青少年植树造林日,城市和农村的团组织,都应当在这两天组织广大青少年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2.jpeg

    2

    按照《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陕西积极响应并制定了贯彻执行的具体方案。随后,陕西各地结合中心工作,大力发动和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3.png

    4.png

    延安青年前往杨家岭植树造林

    1955年2月下旬,延安专区的5026名青年组织了近百个突击队,抢造林254亩,零星植树3.1万株,还在革命旧址杨家岭营造了一处“延安青年林”向青年造林大会献礼。陕西临潼县15万青少年组织起896个造林大队,开展了造林突击周活动,营造“青年林”“少年林”“三八林”102处,面积达万亩以上。截至青年造林大会召开前,全省400多万名青少年组成5000多个造林突击队(组),大力开展绿化铁路、公路沿途、河堤两岸等“为大会献礼”的采种、育苗、造林活动,共育林6万多亩,植树1000多万株。

    3

    1956年3月1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联合林业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延安召开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内蒙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区的1200名青年代表出席会议。

    5.png

    青年造林大会现场

    会上,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作了《青年们:把绿化祖国的重任担当起来》的报告。大会通过《关于绿化黄土高原和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致全国青少年书》。那天,礼堂门口悬挂着两幅醒目的标语:“青少年们!绿化黄土高原,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作斗争”“ 青少年们!都来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让祖国河山更加美丽”。

    6.jpeg

    大会支持各地青年为掀起大规模植树造林护林活动而提出的倡议,号召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4省(区)青年为在10年内完成一条从内蒙古南部经山西、陕西北部直至甘肃西部的万里绿长城的巨大工程而积极奋斗,并在水土保持中当先锋。

    7.jpeg

    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劳动模范在一起交流植树经验

    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的消息,鼓舞全国青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在11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及延安地区的5700多名青年代表扛着树苗、铁锹、䦆头,拎着水桶,浩浩荡荡分途奔赴至延安杨家岭、宝塔山、清凉山、枣园等地,种下一棵棵载着希望的树苗。1955年秋至1956年春,全国有6660多万青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共造林546万亩,植树22亿株。

    8.png

    青年团上山植树造林

    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动员青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盛会,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大会的号召和推动下,大规模的青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由此展开。各地青年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先后组成数以万计的青年造林突击队,在荒山安营,在峻岭扎寨。他们把“绿化祖国,向荒山秃岭进军”“给沙漠披上绿装”“让黄河变成清河”“把我们的家乡变成花果山”“让荒山变成森林,把空地变成绿园”等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大力开展了绿化长江、绿化黄河、绿化长城、绿化黄土高原和绿化沙漠活动,筑起了东北、西北和内蒙古防护林带,东起府谷西至定边的陕北防沙林带,绿化了成千上万的荒山、荒滩和荒沟。截至1956年底,全国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青少年达到1.2亿。植树造林活动也成为各级团组织一项重要的传统工作项目。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