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沙漠里的绿洲——馆藏法文档案记录靖边县杨桥畔大队治沙典型事迹

    作者:贺瑾 发布:2024-03-19( 浏览 9895 人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全国的沙漠化情况不容乐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治沙工作,号召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防沙治沙。陕西积极响应、持续推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涌现出不少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大队就是其一。

    2.png

    3.png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有一份上世纪70年代法文的通讯报道《沙漠里的绿洲》,该篇报道介绍了杨桥畔大队的群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以坚定的信心、团结的力量和科学的方法向沙漠开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典型事迹。除此之外,省馆其他馆藏档案也印证了这一段历史........

    靖边县杨桥畔地处陕西西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虽曾是一个人口集中的村庄,但因地主阶级的剥削,再加上自然灾害导致的流沙南移,使得不少平展展的土地变成了黄漫漫的沙丘,不少人背井离乡逃荒而去。到靖边县解放前夕,这里只剩下二三十户贫苦农民,租种着地主的二百多亩薄地,亩产不过四五十斤。当时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荒沙滚滚漫无边,风起飞沙遮住天,对面闻声不见人,白天屋内把灯点,禾苗出土风吹走,十年九旱秋不收,穷人生活苦难言,有女不嫁杨桥畔。

    4.png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等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杨桥畔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之路。在馆藏“1970年杨桥畔大队的先进经验汇报纲要”的档案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答案,即“引水拉沙、淤地造田”,就是把洪水引进沙窝淤地,利用芦河涨水冲走两岸泥沙,让河床变宽,从而使两岸淤漫的沙地日渐肥沃。

    6.png

    7.png

    早在1935年,杨桥畔就开始了“引水拉沙”的尝试,到1952年,杨桥畔大队群众根据之前的治沙经验在芦河上游打坝修渠,然而这里的自然环境何其恶劣,刚修好的渠道一场大风来又被沙子填满。杨桥畔大队的同志们组织村民整夜守在渠边,一次次把塞满渠道的流沙掏出来,还在渠道两旁和附近的沙丘上大量种植沙柳和柠条,终于挡住了狂风、顶住了流沙、固住了渠道。社员们就这样一锨锨修渠、一块块拉沙,搬走了一座座沙丘。仅一年时间,杨桥畔大队就用水拉平了50多个沙丘,淤地300多亩,过去的沙地上终于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杨桥畔大队修建拦河滚坝2座,挖主干道渠2条、支渠4条,同时还培养出了100多名治沙员,为引水拉沙和农田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

    8.png

    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杨桥畔大队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创造出了一整套引水拉沙的治沙方法——在以沙筑坝抬高水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沙丘形状和水源大小,采用多种方法拉高填低:在高大的圆形沙包上,纵横开挖临时渠道,采用“旋沙畔”的方法,冲刷快、效果高;在起伏不平的沙梁上,采用“劈沙腰”的方法,逐层冲走拉平;在孤立的沙包上,采用“抓沙顶”的方法,各个击破;采用“麻雀战”的方法,治平低层小沙丘。多年来,拉平了1000多个沙丘,淤地8000多亩,解决了大队耕地和国营农场的用地问题。大队还种植了1000亩农田防护林,在周围的流沙上又种植了2600多亩固沙林。

    9.png

    10.png

    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大搞治沙造田

    杨桥畔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摸索出的方法,将沙丘起伏的荒漠变成了平展如镜的水浇地,粮食连年丰收。1966年粮食的平均亩产就达到了411斤,超过当时《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1969年亩产上升到470斤,五年向国家交售公购粮85万斤,集体储备粮食33万斤,公共积累达50万元。

    11.png

    改变旧的耕种方法,实行科学种田

    12.png

    粮食连年丰收

    在《沙漠变绿洲》这篇通讯的结尾写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杨畔桥大队秉持“以林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除种植各种林木1000公顷,牧、副、渔也同步发展,大队办起了养马场、养鹿坊及米面加工等20多个小厂,兴建水电站一座,拥有拖拉机和现代化农具数台,初步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

    杨桥畔大队防沙治沙的成效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人居环境和经济收益的实惠,这时的杨桥畔有了新的歌谣:渠道纵横水浇田,沙窝绿洲林成片,骡马成群猪满圈,粮食跨纲不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