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高新民带领省委办公厅档案事业发展处和省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处、办公室等处室同志调研渭河治理和城市建设、流动人员档案工作。
高新民一行先后深入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及高陵区、临潼区、长安区综合档案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城建档案馆,详细了解了有关渭河治理档案的征集、进馆、存储、管理和编研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和城建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情况,并与市县档案工作者交流体会、讨论问题。
高新民说,渭河是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做好渭河治理档案的征集、管理和编研也是贯彻《黄河保护法》及《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的重要内容。要深化思想认识,明确渭河的重要特点以及西安市的独特定位,围绕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渭河生态环境治理,深入研究、系统谋划、主动作为,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每个工作环节。要深入研究工作,围绕流动人员的特殊属性,结合高教大省的独特优势,统筹高等院校、人才中心和相关企业的各类工作资源,努力记录好流动人员就业、转岗、退休等全周期历史,优质高效满足群众所需档案要求。
高新民说,档案工作的基础在收集、核心在编研、价值在利用。要加强协作开放,积极发挥档案局组织协调职能,围绕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加大校地联合和政企协作力度,全力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和相关部门左右协作的工作合力。要结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人民城市为人民,突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局性,突出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跟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陕西实践。要围绕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等工作,依法依规做好城市建设档案的征集、进馆、整理等工作,努力做到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