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局馆动态

    践行使命守初心 砥砺奋进谱新篇——陕西省档案馆的时代践行

    发布:2025-10-19( 浏览 922 人次)

    今年,陕西省档案馆门口门牌石文字与大门口标语完成调整:“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更新为“存史 资政 育人”,“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替换为“不忘初心 埋头实干 奋进新征程 服务新篇章”。这是陕西省档案馆立足时代需求对自身使命与职能的再审视,更是全馆上下践行档案事业初心、勇担时代责任的集中体现。

    6e6909d5c804b4838387926d51f326a1.jpg

    更新后的陕西省档案馆大门

    陕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从周秦汉唐到近现代,海量档案凝结着珍贵的历史印记。作为历史的“守护者”,我们深知每一份档案都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无论是泛黄的手稿文献、斑驳的契约文书,还是记录社会变迁的照片、影像,都是三秦大地历史发展的鲜活见证。多年来,我们始终将“守护历史”放在首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善档案保管设施、优化保管环境,运用专业技术修复破损档案,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得以完整留存,没有被时光侵蚀。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通过各类型展览、层次不同讲座、线上线下宣传等形式,将历史信息和民族文化内涵传递给大众,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增强公众对本土历史的认同感。“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是我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庄严承诺,陪伴我们走过守护历史根脉的坚实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这既是档案工作的初心使命再明确,也是档案事业的前进方向再廓清。如今,门牌石上“存史 资政 育人”六个大字,是我们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经常化日常化,也体现着陕西省档案馆工作职能的拓展深化。“存史”是基础,较“守护历史”更重系统性——不仅保存现有档案,更主动征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资料,构建完整的地方历史档案体系,让档案成为记录时代的“活化石”。“资政”是使命,将档案蕴含的历史智慧对接国家与全省发展需求,通过挖掘资源、梳理规律、总结经验,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服务和助力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育人”是价值,承载着民族根脉和魂脉,通过专题展览、大思政课和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用真实故事引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三位一体既延续初心使命又赋予时代内涵,引领着新时代全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与全党深入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紧密契合,我们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独特优势,积极推出党史编研资政文章、举办党史主题档案展览、开发相关宣传产品,助力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真理力量、坚定信念信仰、传承优良作风,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 埋头实干 奋进新征程 服务新篇章”充分体现了陕西省档案馆干部职工的工作状态与目标追求。“不忘初心”提醒我们牢记“存史 资政 育人”,“埋头实干”要求我们以严谨态度做好档案收管存用、筑牢发展根基,“奋进新征程”彰显了我们主动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需要的积极姿态,“服务新篇章”则明确了我们聚焦中心大局,主动助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担当作为。四句话浑然一体,贯通原点、姿态、方位和目标,是陕西省档案干部职工的形象展示,更是档案工作者忠诚有效履职的价值表达。

    门牌石与标语的变化,是形象更新,更是使命升华。陕西省档案馆深知,档案工作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每一次调整都是恪尽职守的宣示。未来,我们将以“存史 资政 育人”为指引,以“不忘初心 埋头实干”为准则,加强资源建设、加快数智赋能、深化开发利用,在新征程上书写档案事业新篇章!

    cfdca747538fc520503986800cf6fa24.jpg

    7d069f3f3f2b8e104d534a7fd6570502.jpg

    门牌石标语变化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