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四个好”“两个服务”工作目标,以履方致远、精业笃行的态度,筑牢“档案基石”,持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一是扎实开展馆藏档案盘库清点工作。为全面掌握馆藏现状,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我们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立整立改”的原则,集中精力对馆藏所有实体档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点盘库。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清点盘查的范围、要求、内容和完成时限。采取分门别类、逐盒逐卷(件)的方式,对馆藏全部档案资料进行“全面体检”,确保不漏死角、不留盲点。在盘库清点中重点检查馆藏档案的实际数量是否账物相符、档案的装盒排架顺序是否准确、案卷信息及卷内备考表是否齐全规范、档案保管状态是否完好、档案纸张是否有虫蛀霉变及破损等情况,对于发现的缺卷(件)、空号、重号等异常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对清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迅速进行整改。共盘点16个库房、207个全宗的档案,并重新制作档案库房档案存放示意图。通过盘库清点不仅摸清了馆藏“家底”,更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与完整。
二是自主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为进一步提升馆藏档案数字化率,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购置了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和软件,利用市人才市场每年见习大学生人力资源,自主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2017)要求操作,先期对全体干部职工和见习大学生从数字化扫描色彩模式、分辨率、储存格式、图像命名、图像处理等行业标准进行实操培训,让大家熟练掌握数字化加工流程。后期对扫描的数据进行自查验收,合格后挂接查阅利用。利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市财政局文书档案扫描8.3万页、图像处理5.1万张、目录著录9200条,挂接完成了2001-2003年加工数据,可电子查档利用。这一举措,摆脱了数字化加工的资金制约,实现了无成本不间断常态化数字化加工的新模式。
三是夯实安全根基,筑牢安全“防护墙”。在现有安保设施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给查档室配备了专用4路硬盘录像机、监控显示屏、监控语音报警装置等设施设备,加大了存储容量,实行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在汛期来临之前对档案馆120余米围墙进行维修加固,并开挖后院墙排水渠,确保汛期安全。汛期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全面拉网、不留死角的原则,对档案库房、业务技术用房、办公用房等全面开展安全隐患专项大排查,落实防汛安全责任,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在日常管理上,严格执行档案库房“八防”要求,确保实体档案安全,对数字化加工数据定期进行检查和异地备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