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贺大虎谝秦俗】秦巴文化创新之作——二十六道菜的“疱汤宴”

    来源:宣传处 作者:贺瑾 发布:2019-07-08( 浏览 4763 人次)

    微信图片_20190708095251.png

    庖汤宴由传统席口传承和演变而来。全宴共有菜品二十六道,其中凉菜八个、热菜八个、蒸菜十个,主菜多为蒸菜。结构上讲究荤素各半、干鲜搭配、蒸炒交替、咸甜兼顾。

    微信图片_20190708095047.jpg

    庖汤宴上菜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蒸、先咸后甜的顺序。设席完当先上四荤四素8个凉菜,知客师恭请宾客入席就坐,一番酒礼致谢后,在行盘者响亮吆喝中出菜开席,随后热、蒸菜交替相上。主宾对饮相酌,划拳饮酒,品菜话事,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第一道热菜红烧牛肉有着双重寓意,一为主家来年养猪肥壮如牛,二为祝愿相请宾客运到牛气冲天,随后一蒸一炒交替上菜。七十年代前,物质条件缺乏,饭桌小、吃劲足,炒盘来了撤蒸碗,讲究上一碗撤一盘。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凉菜、热菜一大桌,丰盛多彩,琳琅满目。当菜上至“六个小蒸碗”时,暗示席口接近尾声,古有“四大六小,吃了就跑”的讲究。最后一碗甜池——石泉甜酒上席,标志着出菜完毕,象征甜蜜圆满,也有主家祝愿宾客生活甜美之意。

    微信图片_20190708095053.jpg

    庖汤宴上主家将猪蹄、猪臀肉、五花肉、前胛肉、大骨、肚片、猪血等稀有上好肉品作为主料来大方待客,又择选山珍野味为配料,如山药、魔芋、土鸡、糯米、香菇、黄花等,还搭配着手工制作的特色干菜,如豆豉、盐菜、米粉、豆腐干、血豆干等,经蒸炒煎炸溜完美烹制,营养丰富,色香俱全,味美沁人,加之席间划拳猜宝,饮酒助兴,彰显着石泉人民乐山亲水的生存智慧。

    微信图片_20190708095255.png

    “杀年猪”,首先是看日子。选择吉日,回避忌讳,一般是选择黄道吉日或大明吉日,期盼来年家事财顺、槽头兴旺。

    其次是恭请杀猪匠。杀猪匠一般都是兼职,男性,平时务农做工,腊月才从事宰猪,腊月里是村里的大忙人和重要的人物,东家请西家约。请技艺熟练的好把式,能选好杀口一刀毙命,称之为“过山快”,预兆主人来年诸事顺利。杀猪的工具主要有挺杖、杀猪刀、砍刀、扫毛刀、铲毛铲、铁皮刮子、竹提篮、浮石、镣环、“卯子”、扁桶等。

    杀猪前还得请“帮手”,一般请2—3个年轻力壮的,在杀猪时帮忙按住猪尾巴和后腿。

    砍棕叶。在陕南,农家门前屋后一般都种有棕树,棕叶主要用于吊束肉块的绳索,称为“棕要子”。

    买小菜。在杀猪当天吃庖汤都会置办3—5桌酒席,如同过“小喜事”,主人家得提前去集市上买小菜筹备。

    还得提前一两天请左邻右舍、亲友吃庖汤肉,说一声“请了”。本家嫁出去的女儿也得接回来吃庖汤,并在回婆家时送一两块优品猪肉带回去。

    在宰杀过程中还要隆重举行祭祀活动,焚香烧纸,叩拜祖先神灵,鸣放鞭炮,念诵“今日请你去出槽,百事顺利大吉昌;今日扫圈财门开,黄金白银滚进来;一圈肥猪逗人爱,一切病痛都撵开……”等祭语,祈求主人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大吉大利!

    最后是摆坝坝宴(因多在院坝设宴而得名)吃庖汤。用刚宰杀的猪肉、猪内脏和自酿的酒,犒劳杀猪匠、帮手和招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共同分享丰收的快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猜拳行令,场面热烈、喜庆祥和。

    微信图片_20190708095258.png微信图片_201907080953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