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实是宝鸡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1903年7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陇县城北郊店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0年高小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学校破格留校担任见习司书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新书报刊,接触了近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受到了“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立下了“实业报国”的宏愿。1922年,他考取了设在三原的陕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这里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及大量革命书籍,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1925年1月,豫陕区委派吴化之从西安来三原发展党组织,介绍张仲实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之成立了“中共渭北特支”,张仲实任特支书记。1926年10月10日,张仲实作为中共中央选派的60多名青年学生中的一员赴苏联留学,1930年8月留学结束回国,先在唐山任中共京东特委宣传部长,后到天津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他根据组织安排前往上海,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1947年5月,张仲实选编了《马恩列斯毛论农民土地问题》,同年10月,受中央委托,组织编印《整党问题参考资料》,他还亲自编写了《近代中国历史提纲》。
1947年,张仲实为党的宣传事业做出了一项特殊贡献,他率领中央慰问团到山西前线慰问,发现刘胡兰事迹后上报中央,并建议中央大力宣传其英雄事迹。中央同意了他的建议,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9年2月,党中央为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决定编辑一套《干部必读》。张仲实承担了这项工作,拟定了12种书目,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书目并题写“干部必读”书名。这套《干部必读》随后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读物。
新中国成立后,张仲实先后担任中宣部出版处处长、国际宣传处处长、中共西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从此全身心投入马列著作的编译事业。
1987年2月13日,张仲实在北京辞世,享年84岁。新华社为此发了消息,评价张仲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马列著作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产主义忠诚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