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文物中的档案故事】核酸贴纸第二波解读,这次你看懂了吗?(中)

    作者:贺瑾 发布:2022-10-31( 浏览 2078 人次)

    5.jpg

    6.jpg

    10月2日,发放的贴纸“镶金兽首玛瑙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唐兽首玛瑙杯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冒,能够卸下,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何家村本是一个无名小村,1970年城市扩建时发现了一处唐朝的无主宝藏,因此而闻名全国。这里出土的窖藏包含一千多件文物,主要为唐朝及其之前的文物,既有金银器、玉器还有许多国内外的钱币,镶金兽首玛瑙杯就在其中。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

    7.jpg

    10月5日,发放的贴纸“彩绘拱手跽坐女俑”

    彩绘拱手跽坐女俑高41厘米,丹凤眼目视前方,粉面含春,黛色眉,鼻梁挺直,樱桃小口点朱丹,发髻施黑彩,容貌俏丽,是训练有素、恬静端庄的侍女形象。该俑出土于陕西汉景帝阳陵陪葬坑区域,现存于汉阳陵博物馆。

    女俑由内至外共着黄、白、紫色三重曲裾深衣,袖口、衣襟处锦缘用彩色纹锦镶边,这种服饰上下连体,因“被体深邃”而得名“深衣”,是当时最正式和典型的服饰。女俑姿势为跽坐状,双手平伸,可能原持有器物,器物已失,似在侍候主人宴饮。

    位于渭河之畔的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从1990年开始,陕西省考古队走进汉阳陵,展开科学发掘并取得了重要收获。在西汉诸陵中,汉景帝阳陵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考古发掘工作做得最多、成果最丰富的一座。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的修建,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成果分别于1990年和2010年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既为破解西汉帝陵制度谜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让汉阳陵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8.jpg

    10月8日,发放的贴纸是“车骑将军金印

    车骑将军金印,出土于汉阳陵南区外藏坑,通高0.6厘米,上部印钮为龟形,昂首向天、背部拱起,四足与印身连为一体;下部为一正方体印身,印面边长0.7厘米,其上反文阴刻有“车骑将军”四字,整体造型古朴浑厚,书法娴熟,是汉阳陵历年考古工作中出土的唯一一枚金质印章,也是汉阳陵出土象征中央官署机构的印章中,级别最高的一件。

    “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军营中的官职名称,是西汉时始制的官职,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三公,主管京师兵卫及宫卫,是战车部队的统帅。西汉规定,王、公、侯用金印,两千石的官职用银印,千石以下的官职用铜印。车骑将军印的材质表明其使用者的地位十分尊贵,印文的内容则指明了这一地区的军事性质。

    印纽本身是印章顶端带穿孔的雕饰,用来穿绶带以便印章佩戴在身上,后用于区分官员等级,若用螭虎为印纽象征执掌权力,若用龟则象征臣子的功勋与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