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共二十大 社保档案开新花
——镇坪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保档案工作纪实
文/郑 军
正值全国上下喜迎中共二十大召开之际,社会保险部门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之时,回顾镇坪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会保障档案工作艰难的过往,辉煌的现在,无不感慨万千!
社保档案对于社保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的特别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档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也是衡量单位绩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保档案记录着社会保障工作发展历史;记录着社保事业在改革开放时代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记录着参保人员由生到死的一生社会保障经历。因此,社保档案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社会保险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经办单位稍有不慎,造成参保人档案资料的错误或者疏漏,都会影响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人们的社会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参保人数量越来越多的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为参保个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镇坪县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从1983年合同工试点征收养老金算起,已经风雨兼程四十年了。期间先后经历了六次管理机构调整,七次办公地点的更换,八次主要负责人变更,无论怎样变换,社保战线的一班人,始终把社保档案工作当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来抓紧做好。在社保起根发苗之时,对每一笔每一人养老金征收的计划和征收票据及台帐;对每一位发放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划、发放记录以及养老金构成;对每一份国家政策、每一次会议记录等文字资料都保管整齐有序。随着社保档案的增多,及时添置了档案柜来保管档案。现在,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社会保险,一些上访人员无论在职或退休人员,都能在社保档案里查找到自己曾经的过去。当一个个矛盾得到化解,一个个问题得到处理,作为社保人无不感到社保档案的力量。
2001年镇坪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实行省级垂直管理。在陕西省社保局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中心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楼,设置了专门的档案室,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2009年,在安康市处的高度重视下,与安康市档案局联合下文,要求各级经办机构按照档案管理统一要求进行管理。随即,中心抽调专人对中心二十多年形成的社保档案按照财务、业务、行政三大类进行装卷整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计算机电子软件目录管理,从此更加方便快捷查找。同时,配备了相应的防火防盗硬件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记得在2013年,有一位黄先生调入外地二十多年了,六年多的养老金没有转走,要求单位给予查找。中心立即在档案目录里,个人台账目录下,迅速查找到了他的个人台账。同时在业务档案查找到了原单位的缴费核定资料以及机构变动移交资料清单,在财务档案中查找到缴费资料和银行票据,各种资料都能够相互印证。这位先生看着我们高效的服务,完备准确的档案记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许!现在,少数离退休人员,就个人养老金构成和发放有一些疑惑,常来中心询问,在三十多年前档案里都能找到准确答案。个别漏保人员以及中断缴费人员,都能在档案中搜索到有用的资料。看着每年一笔笔档案查询记录,群众都得到满意的结果,深感社保档案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的脚步走进2021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时,新修订的《档案法》在正式实施。中心始终坚持档案工作的政治定位。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神圣职责,也是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所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组织和治理形态不断催生新的档案记录运用形式和管理方式,档案工作面临从传统载体管理向数字管理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这次档案法的修订充分发挥立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紧紧围绕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对现行档案法中的一些基本制度和重要章节作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对电子档案的合法要件、地位和作用、安全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推动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保档案,在陕西省社保局的正确领导下,秉承为民“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理念,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及早安排部署完善了信息化建设,将社保档案融入到整个信息化建设之中,减少了纸质档案传递,实行了网上会签审批。彻底改变了经办环节,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办事结果公开,群众通过网上就可办理参保缴费,查询缴费记录、养老金发放情况,了解最新参保缴费政策。
近几年来,镇坪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不断创新,大胆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随着参保人数的稳步增长,现在超过五千人,人口参保率达到11%,走在安康前列,纸质档案迅猛增加,档案库容较小,中心安装了密集架,更新了存储容量大、速度快的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有效的确保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同步存储管理。为加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明确了档案管理人员。同时,对新进人员,安排不少于半年的档案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了解社会养老保险从合同工养老金试点开始到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两金”合并使用、省级统筹垂直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信息化管理的的不断完善四十年的发展过程,更有利于新职工了解社保发展史和查找档案,提升自身能力,方便群众办事。不断地加强社保档案的利用和宣传,职工参保缴费记录一直是还职工知情权的重点,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要求前台服务人员,要手把手的教参保人员在手机上缴费,查询个人帐户,进行退休人员资格认证。新技术的全面运用,彻底改变了参保人员过去上门缴费,邮寄发送个人帐户对帐单,退休人员纸质资格认证等费时费力的原始做法。通过先进技术的强力推进,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参保缴费和资格认证,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的日常搜集、及时归档、定期整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二十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坐在电脑旁,看着一笔笔缴费在到账,一笔笔养老金在发放,一个个资格认证在完成……回首过去四十年社保档案发展艰难历程,展望现在的高效务实,遐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放声高歌:“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作者单位:镇坪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