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公交十年
文/王雪冰
历史留痕于档案之上,岁月凝固于档案之中。每当翻阅一卷卷沉睡在库房里的档案时,都让人不由感叹,时代的记忆,历史的变迁都定格在尘封的档案之中,档案是滚滚发展大潮中一部历史刻录机,也像树木年轮演译着岁月的变化,而对一个企业来说,档案更是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照。
每一件档案都是历史的缩影,今天我们用档案的视角,来看一看公交十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十年,公交车型不断更新,绿色公交成为主流
2008年,公交车还没有空调,高温天气时,在太阳的炙烤下,车厢的温度接近人体承受极限,驾驶员右腿旁的机器盖滚烫无比,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乘客上车也都会躲着机器盖,尽量坐到车厢后面,远离发动机的高温,车厢内的座位也都烫得没法坐,有的乘客干脆选择站着到目的地。如果遇到高峰,拥挤的车厢内闷热难耐,乘客都汗流浃背挤在一起,承受着巨型烤箱的烘烤,真是太受罪了。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驾驶员一趟车下来,浑身湿透,工作服上全是汗渍印记,可想而知,驾驶员要完成一天三趟的工作任务,还得承受如此的高温,该是有什么样的毅力才能得以坚持。所以,遇到高温天气时,公交五公司公司都会组织机关人员下线路为一线职工服务,在线路中途为驾驶员、售票员送瓶水,送去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如今,随着公交车辆的不断更新换代,普通公交车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宽敞舒适的公交车。十年间,五公司营运空调车占比从2012年的22%提升到现在的98.5%,已基本实现空调车全覆盖。大家都戏称公交“送水行业”终于走向衰败,送水员不得不光荣“下岗”了。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交车辆的数量与技术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交车的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配置了空调,除此之外,车形也变得更加美观,车窗也更大,车厢更宽敞,座位更舒适,设计更合理,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2012年五公司分批在高新区投产了50辆比亚迪CK6120LGEV纯电动车客车(右图为高新一号线纯电动公交车),车辆采用空气悬架、低地板,车身侧倾技术(方便残疾人乘坐),使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提供车辆动力,轮边电机驱动行驶,实现了车辆尾气零排放,这标志着五公司车辆进入了绿色环保的纯电时代。
进入2015年底公司顺应国家新能源车辆的发展规划,陆续又引进了300辆海格牌气电混动公交车、807辆比亚迪牌纯电动公交车、150辆开沃牌纯电动公交车和20辆宇通牌纯电动公交车,截止2022年6月,五公司已拥有新能源车辆1277辆,占全司车辆的85.8%,五公司迈入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新能源时代。
不断更新换代的公交车,使得公交车辆技术性能大大提升,不仅极大改善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也为乘客提供了更美好的公交体验,为安全、舒适、环保的出行服务奠定了基础,公交车辆已成为城市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这十年,公交线网布局更加贴近乘客,定制公交凸显人性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地铁的不断完善,公交线网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长距离出行乘客放弃公交,转而选择乘坐地铁出行,短距离乘客部分也分流到公共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为适应城市发展,公交适时调整线网布局,地铁接驳、定制公交、社区公交等特色服务应运而生。
2018年8月28日五公司开通332路,一条郊区地铁接驳线路。此条线路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公交出行难问题,也填补了公交线网空白。地铁接驳线路的陆续开通,进一步缩短了公交站点与地铁站口的距离,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出行。
为了进一步满足企业通勤群体、集中型客流群体的个性化地铁接驳或直达出行需求,公司根据乘客出行调研情况,为处于相同区域、具有共同出行需求的乘客有针对性地设立定制化的公交线路,定制公交高效快捷,受到越来越多乘客的欢迎。今年,五公司根据调研,已开通了2条定制公交线路。
十年间,根据城市发展变化及乘客需求,五公司新开通的线路达37条,占比五公司公交线路的54.4%,公交线网布局更为密集,更趋合理,更体现关怀与温暖。
这十年,公交不断注入科技元素,智能公交深入人心
2007年9月16日首届公交周活动举行。公交周启动仪式上宣布了公交周首日起,乘坐公交车IC卡可以享受刷卡5折优惠。此项惠民政策一出,引发了市民高涨的购买热情,售卡点出现排长龙的状况,后两张照片就是当时五公司门口售卡点乘客排长队购卡的场景。
正是IC卡实惠方便的特点,让IC卡迅速普及起来。IC卡的广泛使用加快了无人售票普及的进程,自2019年9月10日起,除环山1、2号线,五公司公交线路均实现了无人售票可刷卡票制。
科技在不断发展,支付方式也在发生改变。2018年1月,五公司5路、500区间两条线路正式启用手机二维码扫码支付乘车,乘客只需要出示手机上的长安通乘车码,轻轻一扫,即可完成刷卡,非常方便。手机支付较IC卡更加快捷高效,很快IC卡支付方式大部分被取代为手机支付,乘客出行逐渐被互联网渗透、改变、再造。数据显示,由于IC卡及手机二维码的普遍使用,使得五公司非现金交易人次占比由2012年的73.96%增至2022年的98.8%。现金支付大幅缩减,投币人次的水量减少,致使收银人员已无钱可收。五公司收银人员从2012年的几十人削减到如今的4人,不仅节约了人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十年间,除了乘客支付方式的改变,公交的调度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公交传统调度模式已经逐渐被智能化调度所代替,调度员根据实时数据就可以准确掌握线路上的情况,并可随时进行运营调度。智能化调度提高了服务准时性、灵活性和预见性,缩短了乘客候车时间,便于乘客更有效利用候车时间和乘车时间,提高了公交舒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
2013年底,五公司在总结世园会智能调度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陆续在18条线路实施了智能调度,并建立了新的调度作业制度,使智能调度中心同时成为运营监控中心、应急处理中心、营运数据分析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心,从而实现营运效率和管理效率的迅速提升。2022年1月15日,五公司68条线路已全面实行智能调度。
公交智能化调度的建立,是公交的一场革命,科技的力量改变了传统公交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提高了公交的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了运营安全隐患,提升了服务质量,使乘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舒适。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十年间,滚滚向前的公交车轮,印证着公交的发展变迁,从普通车到舒适的空调车,从燃油车到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车,从现金支付到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从传统调度到灵活准确的智能调度,公交的发展变化犹如一幅幅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档案见证着这亘古不变的永恒,她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公交时代,每一个时代,都让我们拥有无限怀想,更督促我们总结历史规律,继续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