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档案中的宝二发电公司70年发展史

    作者:寇晓卫 发布:2019-08-05( 浏览 5403 人次)

    档案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未来的指引者,翻开一页页宝鸡发电厂的珍贵档案,就如同穿越到了那个筚路蓝缕、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卷卷档案记录着70年来宝鸡发电厂与新中国同生、与共和国成长的发展轨迹,凝结着宝鸡发电厂广大职工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作出的贡献和付出。

    开天辟地  宝鸡分厂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190805225452.jpg

    1937年2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西京电厂设立宝鸡分厂,安装33.6千瓦柴油发电机一台,仅供火车站、中山大街照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工业技术落后,发展相当缓慢,发电机组只能发到2千千瓦,且经常出事故,三天两头停电,用电大受限制,当时老百姓有个顺口溜“电灯不明,马路不平,一遇天雨,寸步难行”,可见当时用电环境的恶劣。据室存档案记载,解放前,在这里上班的工人绝大多数以拿钱为目的,人心涣散,生产停滞不前。

    1949年7月14日,宝鸡迎来了红旗漫卷的胜利解放,由于解放军神速进兵,胡马匪溃不成军,宝鸡分厂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7月20日,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宝鸡分厂进行接管,《宝鸡市军事管制会命令》再现了接管时的珍贵瞬间。

    励精图治   发电生产迅速恢复

    接管后,军事管委会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职工进行教育、动员、讲解政策。清点工作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对外负债只有收据存根,没有保证金账目,甚至有的存根都丢了,很难确定固定资金,不清楚负债,不清楚资金。设备增加、检修没有详细的记录。加之交接没有经验,仅存的文卷没有按规律放好,如果需要调卷或者想了解之前的事情,既费时又不容易找到,对再生产造成很大的困难。1950年1月,由军方代表苗沛,厂方代表胡英贤共同签名的清点工作总结对当时的交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清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给党领导下的宝鸡电厂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只有健全制度,改进管理,才能为人民发好电。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宝鸡分厂快速恢复生产,发电量大增,带动宝鸡工农业生产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勇挑重担   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957年宝成铁路建成,为解决宝成铁路电气化和宝鸡地区用电,国家决定在宝鸡姜谭路新建一座宝鸡发电厂,安装两台2.5万千瓦和两台5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设备由捷克斯洛伐克进口。1959年1月1日,宝鸡分厂与新秦电厂(原申新电厂)合并,由西北电管局接管,厂名宝鸡电厂。1960年,宝鸡电厂和新建的宝鸡发电厂合并,厂名为宝鸡发电厂。新建的宝鸡发电厂机构产生了较大的改编,同年成立资料室,从此,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有专人负责,为档案的存档留史打下了基础。

    1967年6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和水电部的正确领导下,四台机组满发、满供、安全运行,1961年-1984年发电量平均6.75亿度,技术经济指标保持先进水平,除向宝成铁路、宝天线电气化铁路供电外,其余大部分电量供宝鸡地区负荷,并与陕、甘、青电网相连,向系统供电。

    宝鸡发电厂的发展史,对于生在旧社会,在宝鸡发电厂上班的职工刘东运来说,最有发言权的。解放前,在资本家的电厂做牛做马。解放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快速地成长为一线生产骨干。先后担任过锅炉分场、修建分场党支部书记和综合分场主任,被评为渭滨区人大代表、宝鸡市劳模、陕西省劳模。他的成长史,被称为宝鸡发电厂发展的“活档案”。1956年4月,他作为全国电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锐意进取   改革开放迎来新跨越

    微信图片_20190805225458.jpg

    1984年,在对外实行开放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逐步展开。国营、集体企业冲破计划经济的桎梏,砸烂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迅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愈尖锐,“拉闸限电”日趋频繁,“电荒”与日俱增。作为陕西第二大工业城市的宝鸡,仅靠装机容量15万千瓦,且已运行了20多年,设备已经陈旧、老化的现状和电力紧缺的严峻形势,又恰逢西部经济大开发对电力需求旺盛,宝鸡发电厂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在凤翔县长青镇增建宝鸡第二发电厂(以下简称“宝二”)。

    “宝二”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1996年7月,“宝二”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过五年的建设,四台30万千瓦燃机组陆续建成投产。进人新世纪,在电力改革和调整性发展的机遇下,为满足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宝二”扩建项目2台66万发电机组开始建设并陆续投入运行。机组采取烟囱、空冷塔和脱硫吸收塔“三塔合一”,在国内火电机组中具有较强示范作用,2012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质量发展  昂首迈进新时代

    微信图片_20190805225501.jpg

    现在的“宝二”,她是一座拥有252万千瓦的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已成为西部电网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对平衡、稳定陕西电网、实现西电东送、全国联网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宝二”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宝二”秉承“奉献清洁能源,建设美丽中国”的企业使命,在经历了治亏扭亏、转型发展、环保治理、供热改造、标准化建设后,围绕“夯基础、强管理、增效益、惠职工、促和谐”工作主线,在保安全、强营销、控煤价、降成本上下功夫,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发电量超百亿千瓦时,6台机组在火电能效对标和大机组竞赛中获奖,2017年1月获得中国国电集团“五星级企业”称号。这些重要成绩全部记载在规范管理的档案里。

    见证历史,档案事业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805225504.jpg

    从初步调研、立项与选址、可行性研究与初设、工程建设、生产准备、机组调试、基建达标与验收,作为记录企业电业改革开放历程的特殊载体——档案,见证了“宝二”从建立到发展壮大过程中每一个难忘瞬间,与此同时,“宝二”的发展也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到1984年底时,室藏档案3500余卷,资料2200余份,中外文图书近万册,占地面积900平方米,设有阅览室办理借阅。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档案人员手写目录、立卷、借阅效率极为低下,极大影响了档案利用率。

    经过几十年发展,档案室现在已经是文书、科技、财务、审计、人事、实物、声像等档案门类齐全的综合档案室,拥有档案库房五个,并配备了数字化加工室、图书室、荣誉档案室、企业文化长廊。室存档案44052卷,25403件,实物档案523件,照片档案3800张,录音光盘540盘等,在硬件设施上,配备了视频监控、自动灭火系统、加湿机、除湿机。在业务传承上,“以老带新”,档案队伍快速成长。在档案宣传上,主动“走出去”“要回来”。“宝二”通过建制度、立规范,搭建数字化档案室框架,使借阅者足不出户,利用全息检索几秒钟内查到所需档案。随着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4到2017年度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国电集团档案管理最高水平“A”级单位,2017年度通过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认证。

    展望未来   续写发展新华章

    微信图片_20190805225507.jpg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历程,70年披荆斩棘。这70年,是中国人民由一穷二白到扬眉吐气的70年,是新中国各行各业经历无数坎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70年。也是宝鸡发电厂由新生到发展腾飞的70年。档案,见证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档案工作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工作,宝鸡电厂档案人将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肩负档案人的使命,续写兰台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