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文物中的档案故事】虎年说“虎” 调兵遣将之“虎符”

    来源:宣传处 作者:贺瑾 发布:2022-03-27( 浏览 6047 人次)

    上一期“文物中的档案故事”为大家讲述了来自宝鸡千阳的“虎头帽”的历史由来,档案的记载让其有了上千年的传承,在不久前的冬奥会上再放光彩。

    本期栏目继续虎年说虎,聊一聊在军事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文物——“虎符”的档案故事。

    虎在我国很早就成为图腾文化的代表,也是古代人表达对大自然崇拜的象征。在中国的历史上,虎多因勇猛而常与军事产生联系。

    “虎符”就是我国古代用于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兵符,因其形似老虎而得名。“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两半相合,方能调兵。

    094930_副本.jpg

    中国的三大“虎符”,据考证,其中的两个均源自秦朝。

    94945.jpg

    一为“阳陵虎符”,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据说它的发现颇具戏剧性,在抗战期间,大文豪郭沫若一次在重庆逛街,突然发现一地摊上有个铜虎,出于好奇便拿起来看看。对文物有特别研究的他意识到这应该是古代的兵符,便花钱买下,这样一件极为罕见的国宝级“虎符”就被发现了。“阳陵虎符”是用青铜铸成,呈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调动军队时,使臣自皇帝处取得右半符,到阳陵(今咸阳市东)与左半符验合,方能发号施令。这里可以看到,铭文中称“皇帝”,而中国是在秦始皇之后才开始将统治者称为皇帝的,此前都称之为君或王,由此可推断出此符是秦始皇时期所用。

    微94950_副本.jpg

    二为“秦杜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有一小孔,虎作走动形,尾端卷曲。

    94957.jpg

    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杜”是秦的杜县,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凡兴土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铭文内容前半部分与“阳陵虎符”相似,比较特别的是铭文的最后一句,意思是:如果军情紧急,不必等会符,可以举烽火报讯,立即行动。“秦杜虎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

    95004_副本.jpg

    第三个为新郪虎符 ”,《辞海》对“新郪虎符”有这样的注释:战国晚期秦国颁发给驻守新郪将领的兵符,也有说其是汉淮南王刘安使用的。青铜制,通长8.8厘米、前脚至耳尖高3厘米、后脚至背高2.2厘米,重95克,伏虎形,前后脚平蹲、头前伸、耳上竖、尾上卷,可分左右两半。有错金铭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事,虽母会符,行殹。”大意同其他两个相似,最后加了一句如果遇到火灾险情,即使没有王府的兵符,也可以调兵。它的发现也很有意思,光绪末年,文物商人范寿轩在大街上看到几个孩子拖着一件虎形的铜制品,便给了孩子一点糖果钱买下,便是这“虎符”了,后几经买卖,现由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

    095009_副本.jpg

    此外还有出土于陕西省凤翔东(秦国最早的首都),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金“虎符”,这件“虎符”体型较小,高2.3厘米,长4.8厘米,重35.6克,仅存半符,没有铭文,于是不能准确地判断它究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用品,还是出土地秦国最早的首都雍(今陕西凤翔东)的用品。

    据传,在秦之前的战国时期还发现过“玉虎符”和“铜鎏金虎符”,这两件“虎符”都没有留下太多值得考证历史的文字资料(可见档案文字的记述是多么重要)。

    095130.jpg

    秦之后的汉代“虎符”上的铭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采用错银书,字由中间剖开,因此只有两个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发兵。但在汉代,要发兵除了对验“虎符”,还需要有“玺书”或“诏书”。“虎符”是发兵信物,“诏书”则是为了明确统兵长官的职权和任务。

    在汉代之后,“虎符”作为兵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隋朝的“鳞”、唐代的“鱼符”“兔符”“龟符”(为了避开唐先祖李虎的名讳)、北宋的“牛符”,直到南宋才重新使用“虎符”。后来蒙古和辽国以及元朝,使用的兵符都是“虎头牌”,到了明清,“虎符”也偶尔出现,但是兵符的种类较多,既有“虎符”也有调兵牌等。